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19年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聯合國外空委第62屆會議期間,共同組織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聯合國/中國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入選結果,共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聯合國外空司司長迪·皮蓬、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王群大使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出席會議。
圖1:發布會現場
為向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應用實驗的機會并從中受益,2018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面向聯合國各成員國聯合發布合作機會公告,邀請各成員國參與圍繞中國空間站的空間科學應用。公告發布后,共收到來自27個國家的42個項目建議書,涉及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空間天文、地球科學、基礎物理、應用新技術9個領域。
為做好項目遴選工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組織成立了項目評估選拔委員會及國際評審專家組,制定了選拔工作計劃與標準,通過初選和定選兩個階段,主要圍繞項目科學意義與工程可實現性對項目進行評估。今年1月,經項目評估選拔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確認,共有18個項目建議書通過初選審查。6月10日-11日,項目評估選拔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審議確認了最終定選結果。
在12日舉辦的發布活動中,外空司司長迪·皮蓬對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成員國開放中國空間站的應用資源表示高度贊賞,稱中國的這一舉措,有力促進了載人航天國際合作,使得更多的國家能夠有機會參與載人航天技術研究,是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持。郝淳主任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各項目申請團隊以及國內外同行在此次項目征集過程中給予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下一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在支持入選團隊開展項目實施的同時,與聯合國外空司緊密合作,進一步完善并適時發布第二輪合作機會公告。
圖2:郝淳主任在發布會現場致辭
攜手聯合國向各國敞開中國空間站大門,是我國航天國際合作的重大開創性舉措,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獨立發展邁向全球合作新時代的重要標志,彰顯了我國航天自信開放的姿態,也是我國在外空“新疆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的具體體現,對開展新時代載人航天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空間站研制建設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計劃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國空間站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建成中國空間站將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多“中國貢獻”、提供更優“中國方案”。中方愿意繼續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一道,開展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歡迎更多的伙伴加入中國載人航天合作的“朋友圈”,將中國空間站打造成全人類在外空共同的家,讓外空成為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的新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