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工程前期通過實施四次無人飛行任務,以及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突破和掌握了載人天地往返技術,使我國成為第三個具有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能力的國家,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通過實施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以及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交會對接任務,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和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建成我國首個試驗性空間實驗室,標志著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全面完成。
2010年,中央批準載人空間站工程立項,分為空間實驗室任務和空間站任務兩個階段實施。
空間實驗室階段主要任務是:突破和掌握貨物運輸、航天員中長期駐留、推進劑補加、地面長時間任務支持和保障等技術,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為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基礎、積累經驗。通過實施長征七號首飛任務,以及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交會對接等任務,工程第二步任務目標全部完成。
空間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建成和運營我國近地載人空間站,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長期開展近地空間有人參與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綜合開發利用太空資源能力。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已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預計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