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牽手·望天宮”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之走進文昌發射場活動成功舉行
發布日期: 2023-05-12
信息來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在家鄉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
祖國的土壤匯聚到文昌,
一起用它們種下“連心樹”,
手牽著手兒,夢想再出發!
在美麗的發射場里畫呀畫呀畫,
飛舞的畫筆刷呀刷呀刷,
七彩的顏料畫太空的家,
畫出了天宮,樂開了花!
5月8日至11日,“手牽手·望天宮”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之走進文昌發射場活動成功舉行。來自北京、浙江、河北、河南、陜西、廣東、四川、重慶、黑龍江等全國12個省市的師生代表,帶著凝聚希望的土壤齊聚文昌,在院士專家講座中一步步了解航天,現場觀看火箭發射,見證天舟六號飛天,并在發射場里開展“少年繪天宮”巨幅畫卷創作活動,與航天人在發射場成功林同種“連心樹”,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走近載人航天工程和中國空間站,也走近了星辰大海,放飛了心中的航天夢。

航天講座
這次參加活動的孩子主要是第二屆“天宮畫展”獲評選手,除夕當天,他們的繪畫作品由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一一展示,這份自豪感至今仍在繼續,用孩子們的話說就是“我們的作品還在天上飛著呢”!這次來文昌,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全校師生的夢想在感受航天,體悟航天,每個人都是一名航天精神的傳播使者。發射任務前,大家在沙灘上親手制作并發射了水火箭,觀看了百米高射程的火箭模型表演,激動的心情一路醞釀,5月10日晚上,所有人終于親眼目睹了大火箭從眼前咆哮騰飛,孩子們的歡呼聲帶著夢想隨著火箭和飛船一路飛向太空。

火箭模型表演
發射任務成功后,孩子們再次走進發射場,與科技人員以及各地來文昌研學的大小朋友們一起手拉手,共同在發射場里完成9幅大型繪畫的涂色創作活動(每幅畫邊長3米多,9幅可拼成九宮格,面積約100平米)。這9幅畫分別反映了神舟一號發射、神舟五號首次載人飛天、神舟七號首次出艙、神舟八號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神舟十號首次太空授課、天舟一號首次貨運飛船發射、長五B首飛、航天員乘組首次太空會師、空間站全面建成等9個載人航天工程30年來的標志性節點。通過百名青少年與航天人共繪航天畫的形式,反映載人航天工程從一張白紙到成為現實的輝煌發展歷程,加深了青少年對載人航天事業的認識,引導青少年增強志氣、底氣、骨氣,播下熱愛航天的種子。

9幅大型繪畫的涂色創作活動
來自“天宮畫展”等活動的孩子們還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科普專家們一起在“成功林”里共同種下一棵“連心樹”。這些種樹的土壤都是大家從家鄉帶來的,有來自嘉興南湖的土壤、塞罕壩林場的土壤、紅旗渠的土壤、錢學森故居的土壤、成都熊貓基地的土壤……有來自黃土高原的黃土、東北平原的黑土、華南大地的紅土、西南地區的“肥土”……用來自祖國大江南北、不同顏色、象征著各種文化與希望的土壤,大家“手牽手”共同種下一棵“連心樹”,同時也播種下孩子們“望天宮”的夢想。
活動結束后,師生代表們表示,回到家鄉、學校后,要把所看、所學、所感轉化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學習,以夢為帆,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以行動踐行“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航天夢、強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郝祎嚀)